联系人:
所在地:
食用菇蕈液体菌种指的是通过深层发酵技术获得的用于繁殖下一代菌种或食用菇蕈子实体的菌丝体。该项成果的重要性是因为液体菌种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在食用菇蕈液体深层培养的过程中菌丝细胞在发酵罐内处于最适的温度、pH值,丰富的溶解氧和丰富的营养条件下,菌丝生长迅速、呼吸旺盛,在几天甚至30~40小时就可生成大量的菌球。以此作为菌种,具有生长快、活力强、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等优点,而且因为是液态,可以流动,经多点接种或混合于栽培袋(或生料)菌丝生长十分迅速,不易污染杂菌,发菌时间从固体菌种的20~30天缩短到3~10天,每个出菇袋的菌种成本也降低了许多,这些优势是固体菌种所望尘莫及的。该项成果针对国内黑鲍菇等十种主栽菇蕈全面系统的完成了液体种新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建立,完成了十种主栽菇蕈液体菌种生产科学性强的操作规程;结合我国国情,在理论和实践上完成了十种主栽菇蕈液体菌种的工厂化、纯度化、周年化、高效化和产业化的生产研究与突破;针对十种主栽菇蕈液体菌种各工艺环节的污染问题,完成了理论、实验、示范的创新研究,成功地解决了十种主栽菇蕈液体菌种的成功发酵和稳定发酵。尤其在以下八个方面创新了与固体菌种完全不同的特色指标:纯度高、周期短、萌发快、成本低、发菌快、出菇齐、菇产多、效益好。食用菇蕈产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效益高”的行业优势;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的产业优势;及“劳动密集型、科技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鲜明特点;结合我国国情,十种主栽食用菇蕈产业为主体的产业,将可形成“食用菇蕈创汇农业”、“食用菇蕈高效农业”、“食用菇蕈生态农业”、“食用菇蕈节水农业”、“食用菇蕈保健农业”、“食用菇蕈扶贫农业”、“食用菇蕈秸秆农业”和“食用菇蕈畜产农业”等八大特色农业,对我国农民增收、农村增财、农业增效和发展我国农村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在食用菇蕈生产中成功与失败的关键是菌种,生产中投入成本、时间、技术、精力最大,最令人担忧的也是菌种。菌种的纯度、活力、培养时间和抗杂能力决定着生产的成败。传统的固体菌种三级四级地代代转接,一转就是半年。生产中既怕污染,又怕老化。由于固体菌种纯度低,萌发迟缓,污染居高不下,大面积污染的地区很多。到了出菇时由于袋与袋之间菌丝参差不齐,即使是在同一袋内,菌丝的菌龄上下也相差悬殊,上面的菌丝已经老化,下面的还没长满,出菇难集中,产品质量差,管理费用高。落后的生产方式已成为影响行业进步的瓶颈。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食用菇蕈生产只是量的增长,是低水平的复制,标准化、工厂化、周年化生产不能得以实现,其他领域的科技成果无法与传统食用菇蕈生产相嫁接,其主要原因都是菌种。我国食用菇蕈的菌种生产已经到了非创新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了。产业发展需要液体菌种的创新与进步采用液体菌种,可以快速、大量、高质量地进行食用菇蕈生产,从制种到出菇只需20多天,大部分品种整个生产周期由原来的半年多缩短到40多天,而且出菇集中、质量好。通过液体菌种创新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建立,我国食用菇蕈产业将开辟质量化、标准化、工厂化、高效化的全年候生产方向迈进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