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在制造业,有30%以上的企业已经引入ERP系统,而在这些企业中,ERP成功应用的企业不足30%。ERP项目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数据问题。大多数企业都根据企业产品情况制定编码规则,进行手工数据编码,这种手工编码方式的规范性较差,人员对编码规则的不同理解极易造成编码的不唯一或多义性。另外,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要求把CAD、PDM、CAPP、ERP等单元技术加以有效整合应用,以实现信息的充分共享,而共享的基础是各种工程数据和产品数据。对企业信息化系统而言,工程数据是管理信息化(ERP)系统的龙头数据,或称之为“数据源”。工程数据所涉及的内容门类众多,内容繁杂,具有整理难度大、整理周期长、参数设置复杂等特点,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处理,才能保证源头数据准确可用,这就需要建立科学的编码体系和完善的编码规则,依据工程数据的特点,结合企业信息化系统应用要求,制定物品分类原则,建立符合企业特点的数据编码体系和编码规则。 在此背景下,“工程数据编码系统”针对装备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实施的具体需求,建立了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系统的编码规则,开发了适合大型复杂装备制造业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编码系统。该系统可以有效的管理工程数据及其编码,具有如下特点: 1、工程应用的方便性。工程技术人员可方便地从系统中查询和检索工程数据,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设计工作效率; 2、物料管理和维护的便捷性。便于数据的及时补充和日常维护; 3、数据编码的唯一性。保证了从产品设计到各个管理系统的信息共享,为ERP系统的全面有效运行奠定基础。 工程数据编系统的开发,既要考虑三大类产品历史数据、相关工程数据的特点及分类,又要考虑与PDM/ERP系统的有效集成和ERP系统新老数据的切换。该系统的立项、构思、开发为沈鼓集团解决了十几年没有突破是数据问题,打通了PDM/CAPP/ERP几个大型系统,真正体现了信息化给制造业企业带来的信息的流畅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工程数据编码系统”项目的研发目标是,根据工程数据的特点建立科学的编码体系和分类规则,结合企业信息化系统应用要求,制定可满足各种类型企业工程数据编码、查询、维护的基本方法,建立先进的工程数据编码系统,承载工程基础数据,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孤岛,保证企业管理信息畅通,提升企业运作效率,为集团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和信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