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内蒙古自治区是乳与乳制品的主要产区之一。内蒙古的牧民历来把乳与乳制品作为饮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食品。目前,内蒙古牧区仍然沿用传统的工艺方法,即以鲜牛奶、鲜羊奶等为原料、利用自然环境中有益微生物生产发酵乳制品。产品的加工方法比较简单,但生产出的产品却风味纯鲜独特,这与我区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无污染的环境中存在的多种类型的有益微生物密切相关。该课题的目的是探明内蒙古牧区这种特定地域特点和独特的生态环境中生存的有益微生物的种类及其特性,为适合乳品工业生产需要进行优良菌种的筛选,为内蒙古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积累了资料。课题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1.从代表内蒙古地域特点、独特生态环境的九个盟市十八个牧业旗的500多户牧民家庭随机采取了乳及乳制品样品752份。2.分离到829株乳酸菌和520株酵母菌。分离到的乳酸菌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和-84℃冷冻法全部进行了保存;酵母菌用沙保罗氏半固体培养基穿刺冷藏保存。3.对765株菌以属为检索单位进行了鉴定,分别归为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肠球菌属、链球菌属、乳球菌属、明串珠菌属、片球菌。4.对鉴定到属的200多株乳酸菌进行到种的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如产粘多糖、产维生素、耐酸、耐胆汁、产抗菌物质等进行了研究。5.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牧业旗的12种民族乳制品的传统制造方法进行了记录。从独具地域、生态特点的内蒙古大草原的传统牧民家庭自制的乳制品中所分离出的有益微生物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这些微生物生长范围广,适应性强,他们产粘多糖、产维生素、耐酸、耐胆汁、产抗菌物质等的优良特性都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对代表内蒙古地域特点、独特生态环境的乳及乳制品样品进行采集、从中分离、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为内蒙古有益微生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物质可能,同时,为内蒙古有益微生物基因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内蒙古乳制品中有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填补了国内、外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