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主要研究内容: 以往带锯床均作为单一孤岛式运行设备,采用的是扁平化布局,锯切后成品通过转运设备送到相应加工设备进行后续加工。而磁悬浮轨排锯切下料流水线项目需具备智能化、信息化要求,因此研发内容为以下: (1)、普通带锯床的智能化改造升级,满足相关锯切工艺参数数据的采集; (2)、多机构、多台锯床组合协同运行的锯切需求及控制系统开发利用; (3)、锯条更换提醒系统开发利用; (4)、锯切成品长度和角度的在线检测功能的利用; (5)、产线控制系统与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的对接利用。 技术创新点: (1)、多机构、多台锯床组合协同运行及控制系统开发利用 产线为智能化生产线,整个产线由直线进料辊道输送机、预存料平台(带横移上料装置)、卧式带锯床、伸缩式定尺机构、直线出料辊道输送机、半成品材料挡料装置、桁架式机械搬运及旋转装置、立式带锯床、打码及承料辊道等各部分机构组成。其整机工作流程:开启机床的电气与液压系统,调整好锯床间的距离与定尺机构的长度,然后将待锯切的材料吊装至上料机构的链板上,然后在操作界面上设置好成品料的长度和锯切角度按下自动循环按钮,上料机构通过减速机带动链板将待锯切的材料送至前端送料滚辊道上,送料辊道上的的检测装置,检测到有料时,上料机构停止工作,然后前端送料辊道上的侧夹紧装置工作,将材料夹紧好(夹紧为圆滚机构);前端送料辊道开始工作,将待锯切的材料送至锯切区域,由前端检测装置检测到材料后,材料定尺机构开始工作,定尺完成后,锯床区域的材料夹紧装置开始工作将材料夹好,然后锯床开始工作,短的料头从辊道间隔处掉落到接料板上,从斜坡上滑落到料头收集区域。锯切完毕,锯架抬升,后端出料辊道开始工作,将半成品料送出至半成品料放置区域,通过挡料装置定位(挡料装置可进行手动移动调整),满足锯切成品尺寸长度的需求,当定位板上的材料检测装置检测到材料时,侧面夹紧装置进行宽度方向的夹紧定位。此时桁架式自动搬运机械手开始工作,通过磁力吸盘将半成品材料吸起(带180°旋转机构),运送到立锯锯切头区域的送料工作台上(搬运机械手自动移动到下一个位置),当送料工作台上的检测装置检测到有材料,侧面夹紧装置把材料夹紧,立式锯床进行切头锯切(锯切长度通过送料工作台来进行定长),当完成两头锯切时,通过搬运机械手将材料吊装至后端承料架的喷码区域进行打码,打码完毕,等待后序机加工工位发信息给生产线,打码承料辊道启动,将材料送入机加工工位。整个产线通过工控机,编制相应的产线控制程序,同时在产线上设置相应的检测开关,实现原材料上料后的送料、定位、锯切、翻转、锯尖角、激光打码、在线锯切精度、角度检验、产品编码信息的传递等工作,从而实现了产线从原材料进入到成品输出的单一物流走向,减少了材料搬运等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了占地空间。 (2)、锯条更换提醒系统开发利用 另产线锯床在原有普通带锯床的基础上,增设了锯条更换提醒系统,系统根据设置好的锯切刀数,来提醒操作人员进行更换锯条操作。当达到设定的锯切刀数时,产线触摸屏会弹出锯带更换提示,并且三色报警灯会报警,提示操作者检查锯带是否需要更换,当操作者处理后,继续进行锯切工作。同时具备锯带断带和过载保护功能,当断带或过载时,机床自动停机并报警,保护锯床和操作人员的安全。锯切刀数可在触摸屏上根据锯带的使用厂家不同进行设置。锯条更换提醒系统的设置,增强了产线的智能化水平,使产品质量稳定得到保障。 (3)、锯切成品长度和角度的在线检测功能的利用 产线在出料辊道末端位置,设计有在线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锯切后成品的长度和角度精度,保证合格工件进入下道工序,确保整个轨排产线的产品合格,满足生产需求。产线采用ZLS-C50频率滤波法高精度测速测长传感器,其精度<0.05%。检测项目为非接触在线精密测量物体运行速度和长度,用于锯切后成品的长度精度。同时产线采用基于秒级光电自准直仪FPAT-系列双管测角仪,通过拍照对比方法进行角度的非接触式高精度测量,用于非接触在线精密测量锯切后成品的角度精度。 (4)、产线控制系统与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的对接利用 产线控制系统从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中获取相关物料信息,并利用在线激光打码技术,将锯切后的成品物料信息编码在线打印,产线控制系统将产生的过程信息传回MES系统,并向MES提供生产节拍、生产能耗、产品合格率、产能、设备故障、设备保养等数据需求,实现产线的智能化要求及企业的精益化管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