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本项目研究了白龟山水库中浮游生物群落结构随时空的变化以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于2012年2月至2012年11月对白龟山水库浮游生物进行了系统调查,包括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 首先研究了浮游生物的种类、丰度、生物量、环境因子以及多样性指数,应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对水体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同时应用冗余分析(RDA)对浮游植物、原生动物、轮虫以及甲壳动物群落的动态结构进行分析,探究其与理化因子的关系。研究共鉴定浮游动物96种,其中原生动物 41 种,轮虫 34 种,枝角类 12 种,桡足类 9 种;鉴定的浮游植物共8个门类,共计194种。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表明水库水体为中营养水平,接近于富营养水平;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表明白龟山水库处于β-中污带。从浮游植物物种数量和丰度上看,以浮游硅藻最多,为中营养水平的指示种,其次是蓝藻门和绿藻门,表明水体趋向于富营养水平,与综合营养指数评价结果一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营养盐成分与环境因子较为相似,RDA的结果表明浮游硅藻与环境变量具有较强的关系,水温和营养盐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 减少营养源的汇入,严格控制水体营养含量,加强库区水体生态建设,科学管理,强化动态监测,将浮游生物量控制在较低水平,确保白龟山湿地库区水体水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