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50816]鳄蜥的繁殖对策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养殖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鳄蜥是第四纪冰川末期残留下来的古老爬行类,有“活化石之称”,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已形成其特定的繁殖机制。本项目通过对鳄蜥的繁殖行为特点、繁殖输出和繁殖投入、近交回避机制、多父权及其分别在后代中的贡献等的研究。了解鳄蜥的交配对策和繁殖特点,揭示鳄蜥的繁殖策略,探讨鳄蜥避免近亲交配的行为机制,为鳄蜥的饲养和繁育制定管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鳄蜥的繁殖对策研究”的支持下开展了本研究工作。本项目的主要研究结果和创新点如下: 1. 雌鳄蜥的繁殖投入 共收集了2010、2011、2012三年的39只怀孕雌蜥的数据。平均繁殖投入为0.27±0.01(0.09~0.53)。繁殖投入与母体体长、腹长、尾长以及产前体重无显著相关关系,与产后体重呈现显著性负相关(R=-0.424,P=0.007),表明体重较大的鳄蜥其繁殖投入下降。鳄蜥的繁殖投入相比同为卵胎生的其他蜥蜴,鳄蜥的繁殖投入较低,这可能是鳄蜥的孕期较长,相对较低的繁殖投入可使鳄蜥在较长的孕期保持相对较高的捕食能力和运动能力。 通过对比23只怀孕雌蜥以及17只非怀孕雌蜥的平均运动速度、最大持续运动距离以及1米内运动停顿次数,发现怀孕可显著降低母鳄蜥的运动速度,但对最大持续运动距离和1米内停顿次数无显著影响。 2. 幼蜥的运动与母鳄蜥的窝仔投入 通过测量14窝鳄蜥共67只刚出生幼蜥的运动表现(运动速度、最大持续运动距离、1米内运动停顿次数),发现幼蜥的运动速度、最大持续运动距离与母鳄蜥的窝仔投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1米内运动停顿次数与母鳄蜥的窝仔投入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窝仔投入越大的母鳄蜥,其后代运动表现越好。 3. 鳄蜥的繁殖对策 应用12对微卫星引物研究了14窝人工饲养条件下鳄蜥的父权关系,发现有6窝(42.9%)存在多父权现象,其中4窝为双父权,2窝为3父权。结合以前观察到鳄蜥有混交现象,说明鳄蜥的交配制度应为混交制。雌性鳄蜥通过采取贮存精子,让不同雄性的精子在雌性体内竞争,可使其后代获得最好的遗传基因。这也说明雄性的繁殖对策为使其繁殖最大化,与多个雌性进行交配。 4.两个主要分布区的遗传多样性 用细胞色素B线粒体引物和微卫星两种分子标记,对大桂山自然保护区和罗坑自然保护区的野外种群进行了遗传结构和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以上两个保护区鳄蜥的遗传多样性均较低(大桂山:Ho=0.38,HE=0.59;罗坑:Ho=0.38,HE=0.51),且近亲交配率非常高(大桂山:Fis=0.29;罗坑:Fis=0.41),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鳄蜥野外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