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50910]大电网脆弱地质环境灾害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能量转换与储存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大电网脆弱地质环境灾害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属于电力系统防灾减灾领域,面向电网工程设计、建设、运维以及输变电工程重大装备设计制造抗震减震应用领域,涉及地质工程、岩土工程、输变电工程、结构力学工程、信息工程等技术领域。 我国已进入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对电力清洁能源的需求稳步增长。确保可靠安全的供电,是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和社会责任。然而我国地质结构及其复杂,地质环境十分脆弱,是全球公认的地质灾害高发国家,电网建设又不得不大量分布在广大地质脆弱地区,给大电网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和巨大的损失。仅 “ 5.12 ”汶川8级大地震就有171 座变电站、 1800 余条线路、118 个供电所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电网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20亿元,恢复重建需300亿元。震后次生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地质沉降更是时有发生,电网的建设和安全运行面临巨大的挑战。 近10年来,为大力提升电网抵御灾害的水平,牵头单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联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南瑞公司等单位,以“5.12”汶川地震以来灾害导致的电网破坏为背景,从分析评价、监测预警、灾害防治、应急处置四个环节入手,深入开展了地震及其次生灾害下电网输变电设备设施灾害防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揭示了大规模电网结构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易损性规律,填补了输变电工程建设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空白;攻克了地质灾害关键信息获取与灾害早期预警技术的难关,建立了立体的电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科学地优化了我国输变电设备地震灾害设防标准,大幅提升了电网抗震减震防护水平;全面构建了应急指挥和快速恢复供电的灾变应对体系,实现了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防御、从各自为战到智能综合防范的变革。 项目共申请专利合计超过80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2项,外观设计授权3项;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 13 篇;出版专著2部;取得软件著作权3项;制修定标准8项,包括IEEE标准2项、国家标准4项、行业或省部级企业标准2项。 项目研究成果已在500kV藏区联网等重大电网工程中得到验证和推广应用,并在玉树地震、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后电网应急抢险中发挥重大支撑作用,指导500kV丹康线线路杆塔选址设计。 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近3年来取得了近4.46亿元的经济效益。 项目通过机理研究、标准修订、装置研发、工程应用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重大创新,形成了系统的大电网灾害防控体系,具有技术先进、措施有效、推广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显著、社会影响力大等特点,对“一带一路”背景下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项目成果经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鉴定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