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该项目根据目前放火案件中犯罪分子常用的助燃剂及常见的易燃危险液体,从加油站、建材市场等处购得国内常见的典型助燃剂。所购买的助燃剂有:汽油、柴油、煤油、溶剂油、石油醚、油漆稀释剂和单组份的化工原料等共28个样品。由于助燃剂的火灾事故中往往确定了具体的环境和范围,具体情况下所涉及的助燃剂归类较为明确,因此将助燃剂分类以用途分类既能缩小可疑助燃剂的排查范围又符合社会生产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般规律,从而有力于公安机关及时快速的对案件深入开展调查。 鉴定火场残留物物证中有无助燃剂及助燃剂类别需要建立GC-MS的色谱分析条件。鉴于助燃剂种类的多样性和火灾物证样品的不确定性、破坏性和复杂性,单一种类助燃剂的检测色谱条件很难具有代表性,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因此建立一个通用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色谱条件显得十分重要。 根据现有大多数助燃剂中主要成分为烷烃和芳香族化合物的碳数范围,结合目前的分析仪器,将目标化合物检测范围定位C5~C27,实际火场中过火后低沸点的化合物由于火场高温导致几乎完全破坏和损失,造成C5~C10的成分较少,其特征化合物的色谱峰分离比较明显;与此同时,助燃剂本身所含成分具有碳数分布不均匀、其中的非烷烃化合物分布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C10~C13范围内组分较多,峰形密集,而C13以上组分较少分离良好。因此,该项目色谱条件针对C10~C13之间的色谱峰分离度的考察。以正交设计方法,研究载气流速、起始温度和升温速率等试验条件对结果的影响因素,确定最佳色谱条件载气流速:1ml/min,起始温度:40℃,升温速率:10℃/min,进样口温度:280℃。 该项目根据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条件,综合考虑各预处理方法的优缺点,结合国内最常用的预处理方法,该研究中采用自动直接顶空法和溶剂萃取法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自动直接顶空法和溶剂萃取法应用于样品的预处理中均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所得谱图信息可以满足助燃剂类别的鉴别需要,顶空法较为简便,然而溶剂萃取法获得的信息量更为丰富。 助燃剂识别数据库系统是一套基于B/S架构的查询系统。B/S结构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客户端零维护,系统扩展容易。针对助燃剂分析鉴定的工作需求和网络条件,用户通过浏览器向分布在网络上的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对浏览器的请求进行处理。将用户所需信息返回到浏览器.浏览器发出请求,其余数据处理、结果返回以及动态网页生成等工作全部由服务器完成。 助燃剂数据库收录典型助燃剂各种燃烧及测试条件下的气相色谱/质谱图205张,并实现了助燃剂各条件下的检索识别功能;为快速识别、鉴定助燃剂的种类和性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该项目的完成提高了放火案调查中助燃剂分析工作的标准化、科学化的程度,有助于快速判定助燃剂的种类,快速鉴定火灾原因,有力打击放火犯罪,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基于气相色谱/质谱的助燃剂识别数据库是一种开放式的数据库,全国公安系统在一定的网络平台中可访问该数据库,实施数据的分析、对比,为建立全国性的助燃剂数据库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