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51062]国审鲜食枣新品种“玉铃铛”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养殖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为单位自设课题。枣树是我国的原产果树之一,鲜食枣在我国枣产业中居重要地位。项目组针对安徽省鲜食枣品种单一;种质资源和品种创新能力不足,现有推广品种抗逆性较差,产量较低,栽培技术管理粗放和不能够良种良法配套,产品品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等共性关键问题,从种质资源的搜集创新和利用入手,历时8年时间,在种质资源的创新,新品种选育,提升产品质量等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均获得重要突破。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本项目研究主要内容为广泛搜集具有重要价值的古代枣树品种资源,进行分类评价,用于改良品种,以推进鲜食枣的产业升级换代为目的。在搜集评价和利用地方优异枣树资源的同时,还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枣树资源的加工和利用上做了大量工作,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审鲜食枣树新品种“玉铃铛”;并且制定了适合皖北地区鲜食枣树高效栽培技术规程和技术标准。建立了3000多亩鲜食枣高效栽培示范基地,在基地累计培训生产技术人员和农户3000余人次,社会效益显著。 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开展了种质资源的搜集、评价和创新利用研究 搜集、评价了国内外优良种质资源200余份,在阜阳市玉枣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枣树生产基地建立了35亩“百枣园”资源圃;特别是重点搜集了具有百年历史的古代枣树资源,从中优选出20余份可以利用的优良地方资源,为下一步育种奠定了基础。采用辐射接穗并嫁接酸枣、试管内化学诱变、茎尖培养分离芽变单株、F1代子房和胚珠培养等手段进行新品种的育种资源创制,共创制新种质资源10余份,并应用于新品种培育工作。 2、选育出适合黄淮海地区发展的优质鲜食“玉铃铛”枣新品种,该品种口感好、果个大、在皖北区域范围内栽培其综合性状优于目前的冬枣品种,是安徽省第一个获得国审的鲜食枣树新品种,填补了该领域国审鲜食枣树品种的空白。 3、建立了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体系 通过开展不同生态区域内的枣树栽培技术研究,开发出“卧干式”“双杆式”等适应不同密度、不同生态区的枣树栽培模式。利用课题组成员研发的嫁接刀和育苗器等发明专利的实施和应用,提高了育苗效率和成活率。采用精准施肥、肥水一体化等技术手段来不断提升枣果品质,同时课题组开发了枣果深加工技术,将枣果酿酒和制作枣果酱,将枣叶片制成茶叶等农副产品,提高了种植 户的抗风险能力和经济效益。 本项目共申请发明专利10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个,植物新品种权1个,制定企业技术规程5个,发表论文2篇。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该项目技术研发成熟,已经在生产中应用,该技术及产品适用于林业种植领域,安全性较高。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项目通过联合农业推广部门,公司、协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等采取建立示范基地,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应用模式,加速了成果转化。项目研发的新品种和新技术在安徽和周边省份广泛应用。2016-2018年,累计推广面积4000余亩。目前存在推广速度较慢,推广资金缺乏的问题。 ⑥历年获奖情况; 2014年获得阜阳市一等奖,2016年获得淮海科技奖三等奖。 ⑦项目成果为今后枣树新品种选育储备了种质资源、骨干亲本和技术经验,有效解决了枣树较低产量的限制因素,经济社会效益明显。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