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吕剑钊
所在地:
技术特点:
1)采用伺服超驰控制技术,解决运粱车各子系统与驱动系统功率需求的矛盾,能耗降低8%;
2)研究运粱车驱动协调控制策略,实现在不同工况、路况下发动机、多驱动泵和多液压马达协调控制策略;
3)采用负载敏感液压泵恒压变量控制技术,解决运粱车升降与转向系统配置液压动力控制上的矛盾,使开式电液控制系统节能21%;
4)采用车身防倾翻与基于三点/四点自动调平控制技术,解决运粱车高速运输和升降过程中稳定性和安全性差的问题,使车身调平精度达到0。25度。
主要技术参数:
满载平地速度0-5km/h,适应最大坡道纵坡5%,横坡4%;转向形式独立转向或连杆转向,转向运行模式直行、八字转向、半八字转向、斜行、驻车转向等多种转向模式。
应用范围:
运梁车是为公路桥梁架设专门设计的预制梁运输机械,主要应用于架桥工地、预制梁场等。
市场前景及效益分析:
对运梁车项目研究成果的广泛应用将有利于拓宽大型工程运输车辆的应用领域,提高大型工程运输车辆效能和可靠性,降低故障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在和企业合作过程中,许多企业的产品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天业通联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上市,运架提设备获铁道部新产品开发奖;江阴大桥(北京)工程有限公司获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连云港天明装备有限公司煤矿用连采设备快速搬运车获得江苏省优秀新产品奖。该项目成果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而且通过与国外企业合作,已经打入国际市场,产品受到国外市场的欢迎,为应用国产化设备替代进口设备奠定了基础。
鉴于该项目科研团队研究成果在行业较强影响力,燕山大学牵头于2014年成立了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特大型工程运输车辆分会,以此来促进企业创新与科技进步,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促进行业共同发展。此外,我校与20多家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提升了企业新产品研发能力和设备科技水平,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产学研密切合作,在通过实际工程项目,获发明专利105项、实用新型专利386项,软件著作权3项,商标10项;著作12部,相关论文300余篇。培养博士后6名,博士17名,硕士175名。培养了一批受企业和研究单位欢迎的高素质人才,为大型工程运输车辆的中国智造坚实了基础。
从2003年起,国内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科研团队通过14年不懈努力,在缺乏国家重大项目资金支持的情况下,自觉的寻找突破口,开拓了大型工程运输车辆新的领域。秦皇岛天业通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采用大型工程运输车辆创新设计理论成果研制相关产品,至2016年底,新增销售额达数百亿。形成国内领先的自主设计制造能力并实现大型工程运输车辆的产业化,替代进口,许多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