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钟学斌
所在地: 湖北咸宁市
项目简介: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系统是一种从源头上解决日常一次性生活垃圾分类和收集的技术系统,本专利设计了一种新型家用分类垃圾桶和新型公共垃圾收集屋,两者通过计分磁卡和自动控制装置互相对接而成为一个系统,使居民垃圾投放的随意性行为得到实质性管控。该系统装置既方便了居民垃圾分类投放,也使城市环卫部门对居民垃圾分类职责实施有效监督。本专利是一种技术集成系统,具有信息化、自动化和低成本的特点。专利产品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自动控制装置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另外本专利产品可与现有的城市环卫清运系统无缝对接。
项目核心创新点:
这是一种自动化信息化的技术系统,属于智能家居和智慧城市的一部分。
创新点一:本专利所设计的家用垃圾桶和公共收集屋均采用分类设计。其中,家用分类垃圾桶不再是简单的一个需要套装塑料袋的垃圾混装桶,而是具有网络身份的可辅助分类并能自动倾倒的一种智能家居设备;公共收集屋也不再是简单的垃圾汇集点,而是集自动控制和信息识别、发送于一体的公共设施。两者既独立又相互对接,构成为一个统一体。
创新点二:本专利所设计的家用垃圾桶和公共收集屋均为互联网设备(设施)。每一个家用分类垃圾桶均分配有唯一的网络识别码(由磁卡记录),用于绑定用户信息和进行身份识别;每一个公共垃圾收集屋均实现无线联网,具有读取和识别用户信息、自动控制和信息发送的功能。
创新点三:本专利可通过建立城市用户信息数据库实现网络信息化管理,有利于建立一种高效便捷的管理系统,能将城市管理者制定的法规(分类不收费,不分类收费)工具化:用“减法收费制”替代“计量收费制”,即先收费(捆绑于水电费中)后减免(分类计分,积分用于冲抵垃圾处理费)。
本专利从源头上解决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难题,在国际上属于首创。
项目详细用途:
1。前期:本项目将在现有成果研制的同时为政府相关部门或执行机构开发并建立一套基于居民垃圾分类收集的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另外开发一款手机应用(APP)以提供广大居民下载安装和注册登录。在本技术系统研制测试成功后,政府主管部门即可制定和颁布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政策——收费标准、收费办法(如捆绑在水电费中)以及分类积分返款制度。本技术相应产品随即投放市场,相应设施布点安装。由于上述政策法规和制度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居民必然购买新型家用分类垃圾桶替代现有无分类混装桶。
2。应用场景:
家用分类垃圾桶应用 用于日常生活一次性垃圾分类投放、倾倒和计分。
用户使用前首先登录执行机构网站下载手机APP进行安装,然后注册并录入个人信息:姓名、通讯、住址、分类垃圾桶ID(投放市场的新型家用分类垃圾桶提把上所配磁卡标有ID号并已录入系统数据库)、收款账号(微信收款或支付宝收款)等;注册后登录查阅信息:上个月垃圾处理费额度、垃圾分类积分、本月返款额、奖励等。
分类投放:厨余垃圾、剩食和果皮果壳等直接投入主桶(不再套装塑料垃圾袋),主桶盖片可阻挡塑料袋和纸类误入;各种包装塑料和塑料制品均塞入左侧耳袋(套塑料垃圾袋);纸品杂类(废纸、废电池、碎玻璃)均塞入右侧耳袋(套纸袋)。后期智能版可通过设计红外感应并配合声音提醒分类投放。
垃圾倾倒:把分类垃圾桶提出至最近公共垃圾分类收集屋,将主桶底部插入中间注入孔,按下提把使其背面磁卡贴近读卡器,读卡器读卡计分并发出指令给控制机构抽拉主桶底板,垃圾在重力下倾倒入收集桶;两侧耳袋各类垃圾由手工分别投入两侧注入孔。读卡器设置为对同一个ID读卡作用时间间隔为一个小时,避免恶意获取积分。如果耳袋首先装满,则可将盛装袋抽出单独投入公共垃圾收集屋对应注入孔,此时只需在控制面板上输入分类垃圾桶ID后3位号码就可开启,但此类垃圾投放不计分。
公共垃圾分类收集屋应用:用于居住小区和居民点日常一次性生活垃圾的集中收集、垃圾投放计分信息存贮和定期发送。
身份识别和控制执行:控制台侧面读卡器对家用分类垃圾桶所配磁卡进行读卡以获取身份信息(ID已录入系统数据库),确认后方可开启控制机构让垃圾注入。
计分信息存贮:身份信息确认后,对应所读取的ID每次计一分,由储存卡存贮并累计。
信息发送:每月月底将储存卡中所有ID的积分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发送至信息中心数据库。
预期效益说明: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系统相关产品采用人性化设计,使垃圾分类投放和倾倒变得极其方便,而这种设计并不增加多少生产成本,因此具有功能上和价格上的优势。在政府主导下,本技术新型分类垃圾桶替代现有无分类垃圾桶势在必行,使用本技术提供的家用分类垃圾桶可使居民得到即时可见的福利(处理费减免和红包奖励),一旦投放市场必将供不应求。我国有13亿超大规模的人口和家庭,以每户家庭配置至少3个分类桶计算,市场需求保守估计9亿个,其毛利可达200多亿元。另外,公共垃圾分类收集屋的配置也将是超大规模的,按30户一个配置就需1千万,估计经济效益达20亿。此两项全国总市场规模应在200至300亿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