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所在地: 江苏苏州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编码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在衬底上涂覆牺牲层;进而在其表面生长或沉积制备单层或多层复合的微球材料层;对微球材料层进行光阻涂布、光显影、刻蚀、清洗的半导体微加工制程,生成编码的微图案或阵列;再按制备要求的微球尺寸再次光刻,并清洗去除微球轮廓以外的微球材料层;选取对牺牲层具有溶解性的液剂,将夹有牺牲层的衬底及编码微球浸没于液剂中,最后释放出编码各异的微球悬浮在液剂中。通过微加工技术实现编码微球的制备,提高了微球编码的容量,而且制备工艺过程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便于实施;且可采用常规荧光显微镜来进行检测,有效降低了生物分析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