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中国南方梨树栽培以种植早熟品种(翠冠)为主,于7月份前后成熟采收,而果农往往在果实采收后不再管理,肥水失调,病虫害暴发,加上台风的影响,导致早期落叶和秋花大量开放,严重影响第二年的产量,通过寄接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南方早熟梨落叶期一般在12月,中间有4~5个月时间树体尚在生长期,大量光合产物为内膛徒长枝所消耗。为利用南方丰富的光温资源,发挥早熟梨树体的生产潜力,减少采后失管导致早期落叶现象而研发该项技术。该技术通过早、中、晚不同成熟期品种的搭配,采用寄接的方法,在同一株梨树上实现一年两次采收,起到增产、增效、延长果品供应期的作用。以翠冠梨寄接蒲瓜梨并结合大棚栽培为例,第一次采收期(翠冠)为6月中下旬,平均亩产1184.5kg,产值9476元,利润5579元;第二次采收期(蒲瓜)为8月底9月初,平均亩产762.2kg,产值6860元,利润6205元。两季合计平均亩产1946.7kg,产值16336元、利润11784元。与普通栽培模式相比,实现增产64.3%,增加产值72.4%,增加利润111.2%。该技术的创新点包括:①在国内首先提出梨寄接两熟型栽培模式。通过早、中、晚不同成熟期品种的搭配,采用寄接的方法,在同一株梨树上实现一年两次采收,起到增产、增效、延长果品供应期的作用。②提出梨寄接+大棚栽培模式。该模式结合寄接与大棚栽培的优点,起到提早成熟、延长果品供应期、扩大适栽区域及增产、增效的作用。其中通过翠冠梨寄接518梨并结合大棚栽培把上市期提早到5月底,成为中国梨上市最早的栽培模式。③以普通塑料膜作为寄接梨固定接穗和砧木的材料,替代台湾寄接梨塑胶带+套袋(塑料袋+报纸)的寄接方法,简化寄接方法,减少人工支出。该技术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在南方地区有一定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