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097341]南粳系列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的选育与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种植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发展优质稻是中国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种稻效益的重要途径。食味品质是稻米品质的核心,优良食味粳稻是指食味品质好的粳稻品种。针对江苏省缺乏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和品质保优配套栽培技术等问题,该项目在国家和江苏省相关项目的大力支持下,以优良食味为主攻目标,开展了系统、深入研究,在粳稻食味品质研究、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创制及配套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与创新。

1.明确了Wx位点不同基因型直链淀粉含量对食味品质的影响,首次发现10%~14%的直链淀粉含量是适合中国长江中下游粳稻区食味品质的关键影响因子。通过系统研究影响食味品质的关键因素,建立食味品质的科学评价技术体系;研究Wx位点不同基因型直链淀粉含量对食味品质的影响,发现中国长江中下游粳稻区灌浆期间高温条件下直链淀粉含量10%~14%的半糯粳稻食味品质较好;发掘含有半糯基因Wx-mq的日本粳稻“关东194”作为食味品质改良的核心种质;研究半糯基因Wx-mq背景下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遗传效应,阐明了半糯粳稻基因型直链淀粉含量变化的分子机制。

2.创建优良食味与抗病和高产相结合的聚合育种方法,育成不同生态类型的优良食味、抗病、高产粳稻新品种南粳46、南粳5055和南粳9108。开发半糯基因、香味基因、抗条纹叶枯病基因、抗稻瘟病基因和粒型基因的分子标记,建立优良食味、抗病、高产粳稻聚合育种方法;育成适合江苏省不同稻区的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南粳46、南粳5055和南粳9108通过江苏省和上海市审定与认定,形成了覆盖江苏不同稻区的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布局。其中南粳5055和南粳9108被农业农村部确认为超级稻和主导品种。南粳46等品种被誉为江苏省“最好吃的大米”,先后20多次获得优良食味粳稻品评一等奖、金奖大米等荣誉称号,并在日本获得“最优秀奖”,在2019年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中南粳46排名第一。

.研究集成与南粳系列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特性相适应的绿色安全保优生产技术,被列为江苏省主推技术在省内外大面积推广应用。研究产地条件、播期、肥水运筹、收获时间等因素对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食味品质的影响,制订以保优为核心的“因地选种、适期播种、控氮控水、增钾补硅、适期收获”南粳系列优良食味粳稻栽培技术规程,集成优良食味粳稻绿色安全生产技术,被列为江苏省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

该项目审定品种3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3个、国家发明专利11项、外观设计专利17项,制定江苏省地方标准11项、企业标准4项,发表论文152篇。累计推广4600多万亩,增产稻谷190万吨,增收174亿元。其中2017-2018年1804万亩,占同类型品种的62%,有效地解决了江苏省缺乏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的突出问题,引领了长江中下游粳稻区以“软香糯”为特征的半糯型优良食味粳稻育种,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了优质稻米产业竞争力和居民的幸福感,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