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项目简介:该项目颠覆传统路桥工程人员、设备、原材料等各自为政的缺陷,将工程建设中的多方责任主体,包括施工作业人员、施工行走设备、业主、监理、交通管理部门、设备供应商、原材料、实验室仪器等全部纳入到项目平台中,构建了基于物联网云平台的智慧型监控与质量管理系统。此平台打破各种信息孤岛和资源孤独,接通管理层与执行层之间的信息链条,将项目经营的各方责任主体紧密联系在一起。项目基于物联网平台,借助传感器技术、3G/4G技术、GPS技术,大数据融合技术等,在施工现场使用能自主组网的无线网络传感器以及高精度北斗、GPS将位置、轨迹与温度、厚度、速度、压实度等数据融合,将所有施工现场和生产环节关键过程数据计入网络,建立统计数据分析模型,为各级管理层决策提供支持,提高工程质量,形成路桥工程智慧监管物联网平台。在这样一个物联网平台上,交通主管部门、业主、监理等相关人员随时随地在有网络的地方通过电脑、手持终端查看某条路某个施工现场某台设备现场施工数据和视频并可与现场人员视频通话。最终形成物与物、物与人,所有施工设备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此平台将“监督、站巡、检测、执法”的监督管理模式通过网络化动态地融为一体。信息横向串联,上下贯通,实现监管智能化联动,质量风险预警管理信息快捷,资源共享执法准确,服务一流等的积极效果。
知识产权情况:该项目成果已获得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8项,高新技术产品6项,软件测试报告2项,并通过中国赛宝实验室的测试。创新点:(1)实现了沥青搅拌站、摊铺机、压路机、道路碎石机等多路桥工程行走设备全生命周期智能监管;(2)建立基于物联网云平台的路桥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系统;(3)动态三维技术模拟现场实际工况、设备运行状态,可精确轨迹回放,视频监控技术实现施工现场的可视化,实时监控施工现场、智能预警及故障远程维修;(4)大数据融合技术生成图文报表辅助行业决策分析,实现故障分级智能预警及智能营销;(5)多用户分级管理:设备操作机手、施工承包方、项目经理、业主、集团领导、厂家销售人员、厂家技术支持人员等根据角色关注点的需求设置不同管理权限。
经济效益:该项目成果自投入市场应用后,2014年实现新增产值约265.9万元,新增利润约11.24万元,新增税收约5.11万元;2015年实现新增产值约10413.23万元,新增利润约1231.37万元,新增税收约553.47万元;2016年实现新增产值约10652.93万元,新增利润约1325.76万元,新增税收约565.18万元。
应用推广情况:(1)项目前期成果已被中交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局、中铁二十一局等全国几十家客户试用、使用、实施,获得用户一致好评。(2)该项目已经成功应用在新疆、浙江、四川、甘肃、福建、内蒙、河南、陕西等地的16条高速公路施工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