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核桃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坚果之一(还有扁桃、腰果、榛子),在中国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核桃富含脂肪及蛋白质,是高热能营养食物,又是无胆固醇的绿色保健食品,有着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历来被称为“木本油料”、“铁杆庄稼”,是中国丘陵低山地区重要的经济树种。随着林业工程建设和木本油料工程的建设实施,该地区核桃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但是由于核桃园相对于其它果园来说,管理比较粗放,病虫害防治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核桃病虫害问题开始逐渐显露出来,越来越成为直接影响核桃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核桃病虫害,是造成核桃减产和品质低劣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对核桃传统的粗放管理,以及该地区核桃多分布在交通不便、农民科技意识不强,因而使该地区核桃种植区的病虫害一直处于不防治或者很少防治的状态。另外,由于针对该地区土壤、气温条件下病虫害发展规律掌握不清,没有形成适用于该地区核桃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造成林农在对核桃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滥用农药现象相当普遍,生态控制十分薄弱,用药次数不断增多,病虫害抗药性增强,使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任务更为艰巨。核桃在宜昌地区栽培历史悠久,范围广、面积大,是西北山区农村栽培的重要经济树种,也是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夷陵区下堡坪乡建立了核桃基地。2003年,在夷陵区下堡坪乡秀水坪村建立引种试验基地。通过引进优质核桃品种在夷陵区试验,筛选出清香(晚实)、辽核1号(早实)、楚兴(乡土)核桃为主要栽培和发展的核桃品种实施规模化推广种植。在宜昌地区共发展核桃种植面积36万多亩,在核桃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核桃产业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较低、效益不明显等问题。加快核桃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对于提高核桃科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核桃产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把核桃产业打造成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核桃是宜昌地区的名、优、特传统产品。为巩固现有核桃基地的发展成果,不断推动核桃产业的快速发展,课题组申报的清香核桃经湖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林木良种,同时成功申报注册了“东灵秀水”商标,这无疑为宜昌地区发展核桃产业带来巨大的潜力。但由于该区域核桃病虫害防治及综合管理技术推广滞后,影响了核桃经济产量和干果品质,阻碍了核桃产业步伐,延缓了核桃产业发展进程。实施“核桃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是确保宜昌地区核桃产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