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1、课题来源:该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在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狐尾藻湿地与沼气池联合减控养殖业污染物技术研究与示范(2016JZ11)”的支持下开展,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承担实施。2、课题实施背景:养殖业废弃物是农业环境污染物主要来源之一,在一些散养户集中的地区,养殖户们环保意识不强,对相关治污设施投入少,导致当地的水、空气、土壤污染,群众深受其害,同时较差的养殖环境也会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狐尾藻属小二仙草科的多年生沉水植物,其适应性强,它能较快地除去水体中的氮、磷等富营养化元素,还能吸收其中的重金属元素,是一种较强的净化水体植物。该项目基于广西区养殖污染减排治理的现实需求,采用狐尾藻生态湿地为污染防控技术关键达到治理生物废水的目的,因此,开发狐尾藻治理生物废水分级智能化管控软件,可以为减少养殖废弃物排放提供技术支撑,推动“美丽家园”、“美丽乡村”和“美丽广西”的建设。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明确了利用狐尾藻治理生物废水的技术要点,包括调节沉淀池、一级基质池、二级基质池、三级基质池和四级基质池,形成了治理生物废水的分级化管控,从而达到治理废水的目的,该系统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强。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提供一种可操作性强的利用狐尾藻治理生物废水的分级管理系统。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利用该系统,可掌握利用狐尾藻治理生物废水分级管理方法,操作便捷,节约成本。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项目组建立了利用狐尾藻治理生物废水分级智能化管控软件,构建了规模化养殖场废弃物基质净化-狐尾藻人工湿地减控模式,为改善环境和控制农业氮磷污染提供技术支持,推动“美丽家园”、“美丽乡村”和“美丽广西”的建设,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养殖污染治理示范工程的推广模式主要以政府部门为主,企业和农户的参与度不高。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协调政府-企业-农户之间的协作机制,加快减控养殖业污染物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