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李刚华
所在地: 江苏南京市
机插水稻秧苗的传统培育模式依托于塑料软盘或硬盘,使用加工处理的大田土壤作介质,培育出的稻苗综合素质佳、质量稳定,适于机械栽插。但营养土的制备工序繁琐,耗时耗力,且破坏大田表面耕作层;常规塑盘规格小,机插秧时需频繁停机装载秧毯,大大限制了移栽的效率。新型育秧基质制备工艺也较复杂,且价格昂贵。
为推动机插秧轻简高效化发展,本团队摒弃了传统育秧所用的营养土(基质),而采用麻育秧膜 稻壳作为育秧介质,减少成本的同时也减轻了秧苗的重量。使用串联式秧盘,秧块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减少换秧频率使机插效率得以有效提高。因为没有基质,所以育秧的环节也更为干净清洁,水稻的整个苗期生长也更易调控,秧龄弹性更大,利于工厂化、集约化育秧。与传统育秧相比,本方法能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做到省工节本、绿色高效,有利于推动水稻生产的轻简绿色高效发展。
该成果已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论文5篇以上,出版专著一本。近几年先后在金坛、兴化、太仓、连云港、张家港等地进行成果观摩和示范。
技术优势:
(1)轻量:水卷苗仅有传统基质育秧质量的1/6;
(2)高效:秧苗成卷易于搬运,采用串联式育秧盘,可根据需求自由调整秧卷长度;
(3)清洁:无土育秧,干净清洁;
(4)节本:节省了人工和基质的成本投入。
应用范围:
适用于农业生产中的机插水稻育插秧环节,尤其是规模化、工厂化育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