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是我国畜牧业及饲料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供求缺口大,需大量进口。我国年产棉籽饼粕达600万吨以上,但长期以来得到高效利用的饼粕资源不足总量的30%。这一状况与饲料行业、养殖业乃至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急需深入开展棉粕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棉籽粕的粗蛋白含量较高,达34%以上,粕粗纤维含量较高,达13%以上。棉籽饼粕中的有毒有害成分主要为棉酚,影响动物对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严重制约了棉粕在动物饲料上的应用。更严重的是,游离棉酚,本身具有毒性,它可以直接对动物产生毒害作用,损害动物的健康,严重时还会使心肌受损,降低动物的生产性能。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棉粕中棉酚含量应小于0.04%。我国饲料卫生国家标准要求棉籽饼粕中游离棉酚含量应低于1200mg/kg,肉用仔鸡、生长鸡配合饲料中低于100mg/kg,产蛋鸡配合饲料小于20mg/kg,生长肥育猪配合饲料中小于60mg/kg。棉酚的脱毒方法可分为物理脱毒方法、化学脱毒方法和生物脱毒方法。物理脱毒方法主要包括螺旋压榨法、热处理法和膨化处理技术;化学脱毒方法主要包括硫酸亚铁法、碱处理法;生物脱毒方法主要包括微生物发酵法、酶解法、遗传学等方法。然而传统的挤压脱毒法脱毒率低;碱处理之类的化学钝化法对设备的抗腐蚀要求高,会降低饲料的适口性;溶剂浸出法会造成溶剂残留等缺点;微生物发酵法的处理时间长,而且优良菌种难以培育、保种困难。本领域迫切需要一种克服上述缺点的快速去除棉粕中棉酚含量的方法。
2、本技术工艺能用水来调整棉粕湿度,在室温进行若干小时的水化处理,不存在污染与腐蚀,不影响饲料的适口性,不需要控制发酵温度,蒸汽爆破处理设备需要一次性投入资金,能耗只需要水、电、液化气,只需要几十秒的处理时间,可去除棉粕中87%的游离棉酚,经处理棉粕中的游离棉酚含量可低至90mg/kg,综合效益最高,具有预处理简单、时间短、效率高、无污染等特点,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脱毒率低、处理时间长、对设备的抗腐蚀要求高、降低饲料的适口性、优良菌种保种困难、脱毒成本高等问题。
相关需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