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中国稀土 发布日期:2022-01-28 浏览人数:511
2021年1月26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介绍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和重大困难,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自觉践行“两个维护”,战疫情、促发展、保稳定、增动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主要体现在:
一是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着力畅通经济循环。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增速逐季回升。围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动出台并落实落细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协调金融机构新增资金支持超过3500亿元。推动出台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无分歧欠款实现清零。
二是支撑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全力以赴做好医疗物资保障工作,建立较完整的医疗物资应急、生产体系,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保供能力提升。同时,我们推出了“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公益服务,全年累计查询超过了51亿人次,有效支撑疫情精准防控。目前,高端医疗装备补短板行动正在深入实施,快速核酸检测生产供给能力大幅提升,疫苗规模化生产组织保障工作积极有序开展。
三是制造业转型升级明显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不断深化,新产业新业态逆势增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正在呈现出集群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态势,增势强劲,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比上年增长了6.6%,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比上一年增长7.1%,高于全部规上平均工业水平4.3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率先出台。我们正在培育一批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一批领军企业正在做强做优,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正在加速成长。传统产业领域持续转型升级,巩固化解过剩产能成果和绿色制造水平持续提升,危化品生产企业截至去年年底已搬迁改造1123家,搬迁改造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四是信息通信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全年电信业务总量(按上年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20.6%,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3.3%。新建开通5G基站超过60万个,终端连接数突破2亿,实现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覆盖。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深入推进,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建设实现规模化发展,有力支撑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APP侵害用户权益、电信网络诈骗、“黑广播”等专项治理成效显著。
谈到“工信部将采取哪些新措施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问题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惠企政策,对推动中小企业稳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2020年二季度以来,中小企业经济运行稳步向好,生产指标、效益都在逐步好转,企业信心也在恢复。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1月-11月,全国规模以上中小企业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9%,连续4个月累计正增长。
总体来看,中小企业的发展还是面临着不少挑战和困难,下一步,工信部将按照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坚定不移贯彻“两个毫不动摇”。近期召开的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已经明确了后续工作安排和部署。按照会议要求,我们围绕抓好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发展环境三个重要方面,着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着力加强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保护两个重点工作,紧盯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提升的目标,支持中小企业成长为创新的重要发源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聚焦三个重要领域谋划,加快“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编制以及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修订,首先把顶层设计抓好。深入培育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这两项工作前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取得了一些经验。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志愿服务体系,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工业设计赋能专项行动,深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优化发展环境。
二是在“两个重点”上求实效。探索企业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协同,落实完善金融惠企政策,特别是联合财政部深化实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的奖补政策,推动金融机构发挥金融科技作用,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扩大信用贷、首贷和无还本续贷、中长期贷款的覆盖面,降低融资成本。去年我们已经启动了这项工作,效果还是比较明显。加强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政策引导,做好优质中小企业的上市培育工作,特别是要推动《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的落实落地,优化违约拖欠款登记(投诉)平台功能,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建立长效机制。我们要在政策上、金融扶持上、权益保护上下功夫。
三是要提升“一个目标”。实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通过三到五年的时间,带动孵化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十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遴选出万家“小巨人”企业。这也是我们的规划目标。使“小巨人”企业加快向单项冠军企业、专项化企业的发展,构建出优质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研究实施支持“小巨人”企业发展政策,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我们从三个方向发力,使中小企业进一步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于“工信部将如何准确把握新阶段、新理念和新格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田玉龙表示,工信部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方面进一步发挥主力军作用。为实现“新四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好排头兵和第一方阵,我们重点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抓好规划先行,突出制造业重点。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总体编制要求的指导下,工信部将加快制定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十四五”系列规划,力争早发布、早实施,努力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统筹优化产业区域布局,与国家区域战略紧密结合,努力保持制造业比重稳定发展。
二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紧紧围绕加快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具体的发展任务目标,以在关键时候不掉链子为底线,做好产业链的精准施策。统筹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的补短板、锻长板工作,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特别是要在推进产业基础再造,产业技术升级方面精耕细作,培养更多独门绝技,提高我们的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培育发展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同时,加快5G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兴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现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应用生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发展。
四是积极落实扩大内需的战略。以创新驱动和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重点抓好消费品“三品”战略,支持超高清视频、新型显示等研发和应用升级,启动新一轮汽车下乡活动,扩大信息消费和智能家电、智能终端等新型消费,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同时,依托强大国内市场,优化供给结构,积极拓展有效的投资新空间,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加快谋划一批需求引领的重大产业项目,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五是继续培育壮大一批优质企业。继续落实好各项惠企稳企政策,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持续推动优化市场环境。加快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支持大企业做优做强,培育一批产业链龙头型“链主”企业。会同各地方政府大力扶持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上中下游融通发展。
这些政策是我们准确把握新阶段、新理念和新格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的举措。这方面的工作,工信部将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加快落实落细,早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