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详细页

坚持创新第一动力,加快科技自立自强

信息来源:江苏机械门户网    发布日期:2022-01-21    浏览人数:646

  冬奥前夕,央视新闻频道《新闻周刊》人物栏目报道了那些为保障冬奥顺利进行,默默工作的普通人——道路养护者,讲述了他们为保障冬奥道路做出的贡献,以及如何从道路养护的传统工作方式,转向结合现代高科技的变迁。

  而在这种变迁、以及这些可敬的冬奥保障工作者背后,则是类似高德地图这样的科技企业和相关工作者们,为服务冬奥、服务社会贡献着自己的能力。

  事实上,高德用科技服务冬奥,不仅体现在用科技助力冬奥保障工作者,也体现在润物无声的服务每一位冬奥期间出行的人。

  1月21日,奥林匹克专用车道正式启用,高德地图上线了“奥林匹克专用车道驾驶提示”。每当用户驾车经过冬奥专用车道附近时,高德地图就会用语音播报的方式智能提醒,建议用户不要在指定时间段内驶入冬奥专用车道。

  除此之外,节目中的郝毅每天开车上班途中,高德地图车道级导航也在为他提供着更为智能和精细化的导航指引服务。

  正如《新闻周刊》主持人白岩松在节目中说:“接下来我们会记住很多冬奥冠军,但我们也希望记住很多不知道名字的冬奥的奉献者,他们是另一个层面的冠军。”全面推动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行动、高质量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科技创新是高频词,一系列支持政策凸显了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心和力度。

  聚焦重点领域,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先进材料、高端芯片、工业软件、生物医药、生物育种……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这些亟需突破的领域,江苏已先后布局。去年,作为省220个重大项目之一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五所射频集成电路产业化项目完成厂房主体封顶,预计很快将正式投产。省政协委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五所所长梅滨表示,实现5G通信的重要基础设施5G射频芯片涉及材料、设备、芯片制造各环节,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尤其重要。当前,我们研发的氮化镓第三代半导体5G射频芯片有更优越的特性,相比硅基芯片有更大的输出功率、更高的效率,达到国际主流技术水平。目前5G射频芯片已在5G基站中广泛使用,产业化生产线正在组建,新的一年即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省政协委员、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刘海涛说,过去企业在融资时使用IT架构,给金融机构带来巨大资金风险,如今基于客观信用体系开发的“感知产融商科技平台”,通过原始创新实现了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体系,在架构上杜绝了篡改,实行高效监管。该平台运营两年多,协助金融机构实现了2.5万多笔共1000多亿元的融资。“下一步,‘感知产融商科技平台’工业软件系统,将继续规模放量,服务于更多的工业企业,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经济协同发展。”

  “种业资源已被提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生物育种是种业的基础。” 省人大代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遗传育种研究室主任傅洪拓说,我省对农业种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处于全国领先水平,2022年江苏新立项了142个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投入省财政资金超过5个亿;同时,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其它多种渠道也对种业进行了投入。做大做强江苏种业,推动生物育种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优良品种培育和相关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建议接下来要制定政策措施,吸引非财政社会资金投入种业领域,制定针对育种科技人员育种成果转化收入减征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生物育种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推动育种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开展重大科技攻关

  提到报告里说的“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省人大代表、法尔胜泓昇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刘礼华倍感振奋。锚定卡脖子技术接续创新,这是企业在复杂多变市场环境下,始终保持发展韧性的“关键一招”。“50多年来,我们深耕钢丝绳缆这一细分领域,持续投入研发资金,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赢得了发展空间。”刘礼华骄傲地表示,2020年7月通车的沪苏通大桥,就用了法尔胜研发的“超强钢丝”。新的一年,企业将积极开拓战略新兴产业业务,瞄准关键核心技术,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材料,桥梁建设所用碳纤维缆索、核电所用不锈钢材料都是今年的研发重点。

  争做创新“主力军”,省人大代表、南京科远智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歙眉信心满满。去年5月,企业自主研发的100%自主可控NT6000智能控制系统,正式运用在大唐南京发电厂2号660MW机组上,实现了进口替代,成为国内首家超超临界全机组DCS、DEH系统“100%自主可控”机组。她介绍,去年,企业与东南大学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被南京市认定为首批“人才定制实验室”。“接下来,我们要加大对‘数字人才’的培养,培养更多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为江苏制造业企业提供‘智转数改’解决方案。”

  省人大代表、江苏天明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明立说,近年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公司在高端化纤新材料领域打破国外垄断,在市场上一举取代了国外进口产品。在工程机械领域,突破和挑战行业技术难题,通过原始创新,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创的立式大直径硬岩快速钻进装备,彻底解决了行业的痛点和堵点。“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聚焦发力科技创新,发挥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的冠军优势和示范作用,坚持实体经济发展,走好健康稳步高质量的发展之路。”

  优化创新生态,加快创新要素集聚

  “过去一年,我们吸引企业研发资金6亿元,实行企业和实验室1:1匹配经费,降低企业研发投入风险,将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到30%-50%。” 省政协委员、姑苏实验室执行主任杨辉对报告中提到的“高质量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很有共鸣。为解决未来科技和产业问题,姑苏实验室设计了成果交易前置的交易模式,有意向合作的企业需“带资进场”, 激励产业界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同时检验科技项目是否具有产业化前景。下一步,实验室将积极融入苏州创新集群产业升级,积极争创国家实验室,面向全球招引一批科技领军人才,精准引进顶尖人才团队和有影响力的材料领域院士专家。

  省人大代表、江苏省企业研发机构促进会监事匡逸强说,针对大中型高新技术企业,江苏已率先在全国开展企业研发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帮助企业从研发战略、研发过程与控制、研发评价与改进等多个层面给予系统指导,目前已经在省内100多个头部企业进行推广,作用显著。“从国家实验室等重大平台到中小企业,大大小小的创新载体要发展壮大,都有赖于系统化创新能力的提升。” 匡逸强说,“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除了提升他们的技术创新能力,还需要提升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过去一些中小企业研究开发,往往容易碎片化,如今我们要结合产业前瞻方向找到战略技术支撑,再通过技术引领,形成一种可持续创新的系统能力。”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省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唐玉国说,重大项目中我们首先为年轻人创造机遇,首选青年人才在科技先导转向中担当技术负责人,研究所还筹措资金,持续支持青年人才在基础研究和破解“卡脖子”领域自由探索3至5年,给予试错空间。“新的一年,我们将加强平台建设,打造引进与培养并重的创新生态结构,让更多的年轻人承担重大任务,并设立更多的专项资金,让青年科技人才不用为了寻找科技资源而烦恼,踏踏实实做研究。”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