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一、项目背景与意义 本项目是在植物油加工领域对适度加工技术的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依托大豆适度加工技术,以现有适度加工生产线为产业的自动化制造,智能化控制和远程数字终端检测等方向的探索,为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和数字化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同时这对于保障我国食用油安全和人民健康,促进食用油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项目研究论证 本项目以大豆适度加工技术为骨架,以现代化技术提高产能,并实现安全、高效、节能、绿色、营养生产。在大豆质量检测控制方面实现远程数字终端检测,进行实时数据检测与控制;在大豆预处方面实现调质—两步脱皮法,提高脱皮效率,减少能耗;以预脱-复脱两步法,实现高效脱色,减少脱色剂的用量,减少能耗;开发低温短时两级捕集回流脱臭技术,减少脱臭过程中营养物质损耗,实时捕集回收;在成品包装方面,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打包,实现安全健康生产等。 本项目的技术提升贯穿整个大豆油精深加工体系,从原材料筛选、大豆脱皮、轧胚、脱色、脱臭、成品检测等工艺,从榨油、精炼、在线检测与远程控制、产品自动打包等5个车间,涉及到机械分析与配置、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终端多个方向,对整个大豆加工系统进行现代化提升,并灵活进行工艺与设备的配置,形成大豆油产业精深加工系统与安全、高效、高品质的生产体系。 三、技术创新性与先进性 项目采用工艺分段研究和整体工艺整合的方法,研究分析大豆内油脂浸出速度,及油脂内营养成分,开发新型大豆预处理技术、高效除杂技术以及精炼技术,实现大豆油的高效安全营养生产;同时推进新型大豆加工副产物利用,开发新型脱色磷脂并实现连续高效化生产。 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加工技术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建设, 建立远程监测与控制终端,对于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监测与数据收集,并传输至终端进行自动化调节或者安全预警,杜绝质量与生产安全事故,同时能够对于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异味等进行监督,保护环境。 四、社会与经济效益 项目的实施不仅使得公司的加工能力大大的得到提升,优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同时可以实现新增产值约6000万元/年,新增利润约600万元/年,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企业销售收入。项目实施后,大豆加工蒸汽消耗每吨减少14.3Kg,电吨耗0.5kwh,天然气吨耗0.3m3。 项目在集团内推广并投入运营后,大豆适度加工技术在集团公司的应用规模扩大到24500吨大豆/天,年产包装多维大豆油可达到80万吨。 过项目的实施,开发出大豆精深加工新技术及产业化应用示范,可以有效的起到带动效益,解决目前大豆加工行业中存在的中小加工企业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物,对提高我国大豆加工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项目的产业化实施,在行业内起到了示范作用,为新技术在行业内的推广应用起到了推动作用。 五、项目存在问题 (1)本项目技术和新产品开发需要大范围地改进设备和购买设备,并进行工艺和生产线调整,以及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等,这些工作需要较长时间和较多人力、财力、物力去完成。 (2)因各地原材料不同,对于加工和质量要求略有不同,特别是对于质量在线监测系统,需要一定时间来进行大数据库的建立。 (3)本项目对大豆原料采购、质量检测和生产过程控制提出了很高要求。需要大豆贸易、质量检验、品质控制和生产管理等诸部门协同合作,对于我公司的企业管理提出了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