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任务来源:“远红外-微波联合干燥红枣技术的研究”是山西农业大学与太谷县锦河食业有限公司联手共同研发的横向课题,2011年立项,项目编号为:2011HX04。 (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远红外-微波联合干燥红枣技术的研究属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技术领域,该项目产生的新技术可运用于山西省红枣加工产业。本科技项目致力于研究利用高新技术微波和远红外技术来干燥红枣,将两种技术较好的结合,既能缩短干燥时间,提高干燥效率,又能改善干燥红枣的品质。 (3)性能指标:以半红枣为试材,研究了热风、微波和远红外三种热处理对枣转红及其干制的影响,得出远红外处理半红枣转红较好的方法是处理温度80℃、处理时间20min。以完熟期壶瓶枣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得出联合干燥最佳工艺参数为:远红外干燥温度60℃,时间采用30min,微波功率300w,时间为5min。微波干燥和远红外干燥对存放的红枣有一定的抑制生虫作用。 (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国外开始利用微波、远红外技术干燥果蔬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现在将研究重点转向两种或多种技术的联合干燥,通过两种或几种技术连用,互补了各自的优缺点。但应用此技术干燥红枣在国内尚属空白,基于此本研究提出用微波-远红外联合干燥红枣。 (5)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利用远红外处理半红鲜枣转红,可将枣果采收期提前7~10天;确定了先远红外后微波的联合干燥工艺,缩短了干燥时间、提高了红枣总糖含量。 (6)作用意义:如果本项技术能在红枣生产区得到推广应用,因品质提高,每公斤增值1元,10万吨增收1亿元,其效益十分可观。干燥的枣果无虫害,保藏性能好,感官品质及营养价值高;该成果可运用于山西省红枣加工产业。本项技术的推广还可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拓宽致富门路,产生社会效益。 (7)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采用远红外-微波联合干燥技术,能尽可能保留鲜枣的营养物质,减少对枣外观的影响,因而推广应用前景广阔。此外,我国出口以干制枣为主,若将此技术推广开来,必将使我国出口干制枣更上一个台阶。近年来,山西省的红枣种植业发展进度加快,成为全国红枣增长速度最快的省份之一,但是在产业化道路上仍以初级加工为主,已成为红枣进一步发展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