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课题来源与背景 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筠连苦丁茶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及机制研究”。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1)动物实验观察粗壮女贞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以Apoe-/-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油红O染色、免疫组化和血清学方法评价粗壮女贞提取物预防高胆碱膳食小鼠AS的效果。 (2)探究粗壮女贞干预后肠道菌群、TMAO和AS的关系以及粗壮女贞的作用机制。通过LC-MS技术测定粗壮女贞对各组小鼠血清TMAO的影响;通过测定血清TMA的水平、肝脏FMO3的表达量和活性、粗壮女贞对肠道菌群产TMA能力的影响,初步探究肠道菌群在粗壮女贞降低TMAO、改善AS发展中的作用;并通过16SRNA测序技术分析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同时采用Spearman秩相关研究TMA和TMAO水平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变化关系。探讨肠道菌群在粗壮女贞降低血清TMAO水平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3)探究粗壮女贞对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利用ELISA测定小鼠各组织中胆固醇和胆汁酸水平;检测与胆固醇代谢和胆汁酸肝肠轴循环中重要蛋白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量;通过LC-MS/MS技术测定小鼠血清和粪便胆汁酸谱,并利用Spearman秩相关研究粪便各胆汁酸水平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变化关系。最后,通过GC-MS测定各组小鼠粪便中短链脂肪酸的水平。探究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在粗壮女贞调节胆固醇代谢中的作用。 (4)探究粗壮女贞的抗炎作用。通过Luminex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评价粗壮女贞血清和主动脉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粗壮女贞的抗炎作用。 (5)建立TMAO诱导的炎症细胞模型探讨粗壮女贞入血成分的抗炎作用及机制。采用UPLC-Q-TOF-MS分析粗壮女贞的入血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通过体外细胞模型明确JNK/AP-1信号通路在粗壮女贞入血成分抑制内皮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通过动物实验,本研究首次发现粗壮女贞提取物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2)本研究发现粗壮女贞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能与 “肠道菌群-TMAO-脂质代谢”通路相关,未见相关报道。 (3)本研究通过分析粗壮女贞入血成分,利用网络药理学和血清药理学技术,通过细胞实验发现粗壮女贞的入血成分可能通过JNK/AP-1通路抑制炎症反应,从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尚未发现相关报道。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技术成熟,粗壮女贞为原卫生部批准的普通食品,安全性良好。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在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方面,由于本研究是基于肠道菌群和入血成分的抗炎作用进行的探索性实验研究,在对照组和阳性药物的选择上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 (2)由于睾丸素对TMAO的生成具有抑制作用,本研究仅纳入雌性C57BL/6J和Apoe-/-进行研究,下一步将纳入雄性样本,使研究结论更具有推广意义。 (3)在肠道菌群的研究方面,本研究作为初期探索,仅采用16sRNA基因测序,后续研究可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深入研究。 (4)在本研究中未将肠道菌群的差异性物质进行后续实验,通过无菌小鼠等模型证实其在粗壮女贞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具体作用。 (5)可进一步论证是粗壮女贞中何种成分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影响肠道菌群结构和入血抗炎等功能中发挥主要作用。 6.历年获奖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