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课题来源与背景 油茶不仅是我国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也是广西传统的优势经济林树种之一,在良种改良工作中任务艰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来,广西的油茶育种工作者经过不懈努力,选育出高产优良无性系20个,为全区油茶生产的良种化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当前,我区油茶生产中仍缺乏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超高产油茶良种,同时存在新品种创制及良种升级换代较慢的问题,十分不利于油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杂交是新品种创造的重要手段,优良杂种是无性系选育的重要材料来源,其杂种优势作为无性系利用可以快速实现目的性状的遗传增益。岑溪软枝油茶遗传品质优良,具有生长快、结果早、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优点;但群体性状却存在单果籽粒数多、出籽率不突出的缺点。而岑溪软枝油茶的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基础广泛,在地理种源或个体间均存在较大的农艺性状上的差异,意味着岑溪软枝油茶的性状改良潜力较大,具有良好的改良遗传增益。为进一步挖掘岑溪软枝油茶良种潜力,提高我区油茶产量和质量增益,“十五”开始,我们开展以创制超高产优质良种为主要目标的油茶杂交育种研究,改良与油茶籽油产量密切相关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而选育高产优良无性系。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经岑软无性系人工控制授粉以及杂种F1代对比测试,筛选优良单株;再经大树嫁接换冠和新造林进行无性系测定和区域性试验,最终筛选出优良无性系。 本品种大树嫁接换冠试验林4~7年的四年平均产油量418.5kg/hm2(27.9kg/亩),比对照(岑溪软枝油茶)平均增产33.43%,4~6年生新造试验林三年平均产油量分别为335.55kg/hm2(22.37kg/亩)和360.15kg/hm2(24.01kg/亩),分别比对照(岑溪软枝油茶和小果油茶)平均增产23.59%和88.02%;鲜果出籽率43.29%,干出籽率27.27%,干出仁率61.41%,种仁含油率50.76%,鲜果含油率8.5%,果病率0.50%。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适应性较强、结果早、较稳产、油质优。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广西各油茶产区海拔800m以下的低山或丘陵地带,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更适宜生长。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在南宁市、岑溪市、三江县建立区域试验林117亩;尚未大面积推广应用。 6.历年获奖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