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澳洲坚果(Macadamia spp.)别名:昆士兰栗、澳洲胡桃、夏威夷果、昆士兰果,系山龙眼科(Proteaceae)澳洲坚果属多年生常绿果树,原产于澳大利亚昆士兰东南部和新南威尔士东北部沿岸的亚热带雨林地区,目前主产于中国、澳大利亚、美国、肯尼亚、南非、越南等地区。其果仁营养丰富,素来有“干果皇后”、“坚果之王”的美称,被誉为世界上最佳的食用坚果,现已成为当今世界新兴的、营养价值丰富、商品价值高的果树之一,是适宜地区特色产业的重要收入来源和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目前我国澳洲坚果种植面积约403万亩,位居世界第一(占比70.4%),随着产业地位日益提升,面临的种质资源少、品种老化、高效栽培技术缺乏、加工基础薄弱等产业突出问题凸显。项目围绕澳洲坚果资源收集、种质挖掘与创新、多样化新品种选育、产品高值化以及产业发展模式等方面研究,同时系统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示范推广应用,研究成果为我国澳洲坚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理论和技术支撑,对实现乡村振兴和增加农民收入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技术原理 1.系统收集保存澳洲坚果种质资源315份,建立全国数量最多的种质资源圃;用SNP标记方法明确了种质亲缘关系,筛选出重要性状核心种质45份;克隆和鉴定出调控成花、果实发育和干旱等基因8个。 2.发明采后修剪、果园生草等专利技术,创新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投产期提早1年,提高坐果率10.3%,减少坏果率27.8%,提高亩产25%。集成的喀斯特地区澳洲坚果栽培技术,解决坚果在石漠化地区栽培难的问题,已在石漠化区域推广种植8.42万亩。 3.研发脱皮、破壳、智能烘干等自动化加工设备3套,筛选开口专用品种、建立低温贮藏、分段精准控温热泵干燥等技术,解决了果仁易哈败、粘壳、易裂果褐变等难题,货架期延长6个月;降低人工成本70%;研发休闲及高附加值产品12 款,在19家企业建立加工示范生产线101条,形成23个品牌,产生显著经济效益。 三、技术的创造性和先进性 成果总体居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新品种选育居国际领先水平。 四、技术的成熟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项目实现了澳洲坚果从种植到加工销售的无缝对接,加快澳洲坚果全产业链的融合,推动澳洲坚果产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建立澳洲坚果标准化示范基地36个,广西推广51.5万亩,全国面积达到82.7万亩,新增产值25.39亿元,新增利润4.6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