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课题来源:自选课题。 (2)背景:恩施州地处武陵山区,茶树种质资源十分丰富,茶树起源在《茶经》中就有记载。实施本课题是创新种质、优选品种的重要手段。2005年以来,课题单位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恩施地区茶树资源进行了重新梳理,开展了课题研究。 (1)技术原理:通过农艺性状观察、内质审评、理化成分分析和资源DNA分子标记,选择优异资源或提取特异基因片段用于新品种的创制;研究资源间遗传关系可为选择亲本提供参考,为茶树起源与演化研究提供支持。 (2)性能指标①征集茶树资源170份,保存133份,建立资源圃15亩;②发现早芽品系8份,内质较好品系19份、具有特殊香味资源3份,高氨基酸资源6个、高咖啡碱资源8个、高茶多酚资源5个。③采用ISSR-PCR技术分析了183份资源间的遗传关系,并建立了DNA指纹图谱。④育成茶树新品系两个。首次较系统调查、收集、保存、研究了恩施地区茶树资源,创立了种质快繁保存技术;对保存的茶树资源进行了农艺性状观察、内质审评、理化分析和ISSR标记,选出了部分优异资源;分析了资源间的遗传关系,建立了茶树资源DNA指纹图谱;选育茶树新品种2个。成果技术处于成熟应用阶段。适用于茶树品种选育、种质创新、茶树基因库乃至作物基因库建立、茶树种质资源保存保护等基础、应用领域。技术产品茶树新品种为绿色环保产品,安全可靠。 (1)应用情况:项目成果目前主要应用于茶树的杂交育种、分子育种当中,在恩施市、宣恩县、利川市有推广应用。 (2)存在的问题:①由于研究经费不够、本研究选取的材料并未覆盖整个恩施地区资源,所分析的种质的基因型尚不能完全代表整个恩施茶区;②茶树种质资源的评价未全面展开,材料大多处于收集和保存阶段,应用研究较少,成果转化率不够高。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