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课题来源与背景: 有关γ-氨基丁酸茶加工技术的研究主要是在日本,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而γ-氨基丁酸白茶产品市场处于空白状态。目前,提高茶叶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方法主要有氮气嫌气处理、红外线、微波照射、谷氨酸钠溶液处理、嫌好气交替处理等。但目前这些加工方法还存在一些缺陷,如采用氮气嫌气处理成本较高(特别是在我国农村、乡镇很难购到氮气);采用红外线照射耗电较大;采用微波照射对防泄露要求较高;采用谷氨酸钠溶液处理茶鲜叶易产生“水闷味”;采用嫌好气交替处理易产生红梗、红叶,影响茶叶品质等等。特别是嫌气处理产生的“青臭味”仍是γ-氨基丁酸茶的致命弱点。此外,由于缺少合适的嫌气处理装置限制了γ-氨基丁酸茶产业化的进程。因此,加快高品质γ-氨基丁酸茶加工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生产示范是该领域近期的发展趋势。2010年公司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γ-氨基丁酸茶加工技术“,对现有γ-氨基丁酸茶和白茶技术的各种工艺参数、工业化生产设备状况等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工业化生产要求,对γ-氨基丁酸白茶加工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进行中试放大试验,完善各项工艺技术参数。并申请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白茶γ-氨基丁酸含量的制备方法”,专利号:ZL 2012 1 0489972.2,已授权。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该成果以福鼎大毫茶、福鼎大白茶、歌乐等茶树的鲜叶为原料,经真空、厌氧处理、嫌气交换、萎凋、发酵、轻揉、干燥等工艺加工精制而成的。γ-氨基丁酸白茶具有“带毫、褐绿、素雅、香气清高、汤色橙黄,滋味甜醇”和持久耐泡的特点,该技术采用加温萎凋工艺,有效去除鲜叶处理产生的“青臭味”。 同时可获得γ-氨基丁酸含量在2.5mg/g以上,有较好白茶感官品质特征,无“青臭味”。 (3)技术成熟度、适用范围及安全性 该技术已通过多年研究、试验,产品进行相关理化检测,且已正式投入市场,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同,技术成熟度高、安全性强。该产品γ-氨基丁酸含量在2.5mg/g,该产品主要用于医疗、保健等,领域,具有降血压、活化肝功能、消除体臭、口臭等效果、舒缓失眠、防止肾基底细胞坏死等作用。 (4)存在问题: 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实现现代化,需求大批量和现代化生产。而过去真空和厌氧处理都依靠人工完成。为节约劳动资源,实现利润自大化,必须实现版自动化生产才能实现品质稳定,提高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