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42574]双孢蘑菇物流保鲜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农副产品深加工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双孢蘑菇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食用菌,在我国的种植范围遍及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年产量超过100万吨,年出口量保持在50万吨左右。双孢蘑菇色泽洁白、质地柔嫩、含水量高,采后呼吸代谢旺盛,极易失水、褐变、开伞和破损腐烂,给双孢蘑菇的贮运保鲜带来很大困难。目前,国内外关于双孢蘑菇保鲜技术的研究大多仍局限于采后贮藏条件的优化方面,针对物流过程的保鲜技术研究较少,尤其是缺乏采后预处理、贮藏、运输、销售等各环节之间相应的技术衔接和操作标准,而贮运过程中环境条件的波动往往加速双孢蘑菇的衰老褐变和腐败。因此,对双孢蘑菇从采摘到货架各个贮运环节的保鲜技术进行研究,制定相关产业标准,建立采后生理控制和预测体系是保证双孢蘑菇采后品质的关键。 本项目对双孢蘑菇采摘技术、预冷及预处理技术、保鲜技术、包装技术等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双孢蘑菇的采后生理及物流特性,确立了适合我国双孢蘑菇产业链现状的物流保鲜技术体系和产业化操作标准,建立了双孢蘑菇气调包装贮藏设计的专家系统,实现了气调包装物流过程中双孢蘑菇呼吸速率及贮藏环境气体成份的仿真与预测,并对以上技术体系和标准进行了产业化示范。主要核心创新技术包括: (1)研究了不同装载量条件下冷库中的温度分布规律,建立了双孢蘑菇预冷过程的温度变化模型,为贮运保鲜品质控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针对双孢蘑菇颜色洁白、组织柔嫩、外形不规则,涂膜处理过程中轻微的触碰和表面划伤就会加速褐变、涂膜不均匀等特点,研究开发了一种双孢蘑菇采前喷膜的保鲜方法,既克服了上述涂膜过程的缺陷,又能在菇床上实现膜的晾干,简化了操作程序,节约了生产空间,实用性较强。 (3)针对双孢蘑菇的采后生理特点,研究了气调条件对贮存品质的影响,确立了适合双孢蘑菇贮藏保鲜的自发气调包装和主动气调包装技术参数;系统地分析了不同静重载荷下双孢蘑菇的生理及品质变化,确定了双孢蘑菇单体的承载能力,为采后贮存、物流、销售等包装规格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4)根据果蔬气调包装内环境调控技术模型对双孢蘑菇气调包装效果进行仿真,建立了双孢蘑菇贮藏寿命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双孢蘑菇气调包装保鲜设计专家系统,为双孢蘑菇主动气调包装的合理化设计以及贮运品质的调控和预测奠定了基础。 (5)对双孢蘑菇的采摘、预处理、保鲜、包装、物流等品质控制关键技术进行集成和标准化,建立了适合我国双孢蘑菇产业链现状的物流保鲜技术体系。 本项目得到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1项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等科技计划的资助。主要研究成果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5篇。项目研究了双孢蘑菇从采摘到贮运销售各个环节的品质控制技术,建立了气调包装贮藏的专家系统,制定了2项物流保鲜操作规程,形成了1套从双孢蘑菇采摘到销售的动态保鲜技术体系。项目成果自2011年在山东丰裕食用菌有限公司、山东久发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淄博崔建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淄博腾翔蔬菜专业合作社和淄博强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了中试和规模化生产示范,双孢蘑菇的保鲜期由原来的2~3天延长至7~10天,物流过程的损耗由25%~30%降低至5%以下。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体系,可有效提高双孢蘑菇的贮运品质,降低贮运损耗和流通成本,有利于促进我国双孢蘑菇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增强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对其它食用菌及果蔬的物流保鲜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