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项目合同书订立的内容和指标:1.1主要研究内容:1.1.1果蔗配送工艺研究:选择合理贮运方式,达到方便配送,保水保质,解决去皮果蔗变质快、加工效率低、供应期短的难题。1.1.2以果蔗为主开展贮藏保鲜技术,延长货架期研究:结合中小企业气调库特点,对贮藏环境中氧气的成分百分比、温度、湿度的控制等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同时,对配送时间、运输方式、配送条件及配送设备进行筛选,延长货架期。1.1.3以番薯为主开展贮藏技术研究:结合中小企业气调库特点,对贮藏环境中氧气的成分百分比、温度、湿度的控制等工艺参数进行研究。1.1.4系列休闲产品开发:对番薯开展果蔬脆片、速冻果蔬、果蔬粉等系列休闲食品开发。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2.1建立起完善的果蔗配送体系,解决去皮果蔗变质快、加工效率低、供应期短的难题,减少果蔗蔗糖份的损失5%以上,在常规货架基础上延长3-5天,降低成本20%。1.2.2在保证优质的前提下,延长番薯贮藏时间3个月,腐烂率降低10%。1.2.3发表专业论文2篇。1.2.4开发番薯脆片、速冻番薯、番薯粉等休闲产品2-3种。2、项目已完成的内容和实际达到的指标:2.1项目完成内容:2.1.1创新开展了即食果蔗气调小包装研究以新鲜或窖藏果蔗为原料,去皮、切段,采用复合气调小包装,结合低温贮藏,贮藏期达到30天,在护色、保水及保糖方面尤为突出;结合超市亚低温货架,延长货架期4天。并开展贮藏过程中安全跟踪,开展微生物检测,起草即食果蔗加工技术规范。2.1.2开展原料蔗品质特性研究,明确了原料蔗贮藏特性对新鲜果蔗品种进行检测分析,通过对5个不同地域的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节间长度分析,明确品种间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固形物与节间长度相关性,明确了品种鉴别方法。为延长市场供应期,提高经济效益,因此,该项目开展了窖藏后或新鲜果蔗贮藏期延长研究,于2008年、2009年、2010年对原料蔗进行贮藏研究。2.1.4探索开展了果蔗汁加工工艺研究为根本性解决果蔗“皮难削,垃圾多,变质快”难题,结合市场调研,开展了果蔗汁加工工艺研究。但果蔗汁存在口感差、糖度高、贮藏期短及货架期短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该项目组开展了果蔗出汁率、杀菌工艺、调配工艺及货架期研究,货架期达到3个月。2.1.5探索开展了建立配送体系原料果蔗经过自发气调贮藏,再经过去皮即食果蔗加工,0℃贮藏与销售,经过2-8℃恒温车运输,销售,货架期延长至5天,可溶性固形物减少控制在1.45%,同时对部分果蔗开展果蔗汁加工,对建立起果蔗配送体系提出了初步设想,得到了果蔗流通领域认可。2.1.6开展了番薯气调保鲜技术研究及番薯新产品开发依托气调设备、氧气二氧化碳分析仪等先进仪器技术,研究建立了番薯人工气调保鲜技术,在保持优质基础上,贮藏期延长4个月,腐烂率降低28%,为番薯贮藏技术做了积累性研究。开展了番薯传统加工工艺技术优化,对蒸煮方式、干燥时间以及包装方式开展研究,研发速冻番薯、番薯粉及番薯条等产品3个,并在宁海吉宝番薯加工厂进行推广与销售。2.2实际达到指标1、创新采用专用保鲜袋和亚低温气调技术,原料蔗贮藏期延长25天(对照5天);2、集成气调、冷藏、杀菌技术,即食果蔗贮藏期延长至30天,可溶性固形物降低控制在2%以内,卫生指标符合食品标准;结合亚低温超市货架,延长货架期4天(常规不足1天);通过原料蔗采收、贮藏、加工、销售,建立果蔗配送体系提出初步设想,运输成本降低40%以上。3创新气调技术结合专用保鲜袋,番薯贮藏期延长3个月,腐烂率同比下降25%;贮藏期延长4个月,腐烂率同比下降28%。4、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3篇:(1)《几种因素对去皮果蔗保水影响的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1期;(2)《果蔗自发气调保鲜技术研究》,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0年第5期;(3)《果蔗的营养价值及其研究进展》,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20期。5、联合相关企业开发新产品5个:(1)试制速冻番薯1种;(2)开发番薯粉1种,并投入生产;(3)开发气调小包装产品1种,并投入中试;(4)创新研发即食果蔗及果蔗汁新产品各1个。6、新增经济效益1150万元,新增利润33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1)依托流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开展果蔗产品生产,新增经济效益1030万元,利润300万元。(2)依托合作企业,生产与销售番薯条产品,新增经济效益120万元,新增利润30万元。